【新華網】山東印發方案推進稅收治理現代化邁入發展新階段
(新華網 2021年08月07日)
近日,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十四五”時期山東省進一步深化稅收改革作出了總體規劃,吹響了推動山東省稅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前進號角。
三個特點保障中央要求落實落地
體現山東特色。貫徹山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錨定“七個走在前列”和“九個強省突破”,在數據共享、健全地方稅費法規制度、壓減納稅繳費時間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彰顯了地域特點。比如,結合山東省營商環境建設需要,增加了壓縮出口退稅、增值稅留抵退稅時間、優化自然人社保費醫保費繳庫方式和退庫流程等內容。推行稅收專家顧問與企業“一對一”直連服務模式,實施“一戶一策”一攬子稅費解決方案。完善省級管理權限內的稅收政策,推動制定《山東省稅收保障條例》,營造公平競爭的稅費政策環境。
突出協同共治。更加強調政府主導和部門配合,發揮稅務系統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優勢,不斷健全“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協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國際合作”稅收共治新體系,持續深化拓展稅收共治格局。比如,在加強部門協作上,財政、人民銀行、公安、海關、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對稅務部門履行稅費征收職責予以協助,進一步完善與稅務部門在情報交換、信息通報和執法聯動等方面的協同措施。進一步拓寬涉稅涉費數據信息來源,完善涉稅涉費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推行涉稅涉費信息共享目錄制管理。
強化以數治稅。強調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著力推進涉稅數據匯聚聯通、線上線下有機貫通,驅動稅務執法、服務、監管制度創新和業務變革,體現了濃厚的時代氣息。比如,建設全省稅收大數據平臺,推動制定并落實《山東省大數據發展促進條例》,推動各級政府大數據主管部門向稅務部門提供相關數據,實現涉稅數據共享共用。深化大數據和新技術應用,構建稅收算法模型工具庫,不斷豐富稅收指數體系指標,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發揮數據要素的驅動作用,拓展大數據驅動下的生產型應用場景建設。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非稅收入標簽化分級分類管理和社會協同治理新模式。
六大方面繪就改革任務新藍圖
《實施方案》從全面實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等六個方面,共提出了24條舉措,深入推進稅務領域“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發展。
全面實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包括積極推進智慧稅務建設、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積極推進數據共享、深化大數據和新技術應用4項任務,重點是建立涉稅數據的常態化、制度化共享協調機制,加強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服務黨委政府決策參考。
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包括健全地方稅費法規制度、維護稅費征收秩序、嚴格規范稅務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稅務執法精確度、強化稅務執法內部控制和監督5項任務,重點是制定全省統一的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創新稅務行政執法方式,有效運用說服教育、約談警示等非強制性執法方式,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包括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大幅減輕辦稅繳費負擔、全面改進辦稅繳費方式、壓減納稅繳費次數和時間、強化智能型個性化服務、維護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6項任務,重點是對標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標桿城市先進水平,進一步拓展完善“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持續簡并征期、優化流程、壓縮辦稅繳費時間,全面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精準實施稅務監管。包括完善“信用+風險”新型監管機制、加強重點監管和防范、嚴厲打擊涉稅違法行為3項任務,重點是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深入推進動態“信用+風險”精準監管,精準有效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健全違法查處體系,在保障國家稅收安全的同時,為合法經營企業提供更加公平優質的稅收營商環境。
持續深化拓展稅收共治格局。包括加強部門協作、加強社會協同、強化稅收法治保障、加強國際稅收合作4項任務,重點是推動制定《山東省稅收保障條例》,加強政府部門在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等方面的合作,強化檢察、審判、公安等司法機關的協助,形成稅收共治的強大合力。
強化組織保障。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實施2項任務,重點是加強黨委政府的領導,在依法依規征稅收費、落實減稅降費、推進稅費共治、強化司法保障、深化信息共享、加強稅法普及等方面提供支持。(麻紅強 郭勇 周國輝)